南阳肿瘤

肝癌患者发热的7大原因分别怎么处理

2022-04-19 15:32:11 来源: 南阳肿瘤 咨询医生

肝癌患者发热的7大原因,分别怎么处理?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对于 患者来说,发热不仅常见,而且可能是病情进展、甚至转折的标志!那么 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升高了,究竟该怎么办才好? 发热对正常人而言,只不过是感冒的标志而已。 但对于 患者来说,发热不仅常见,而且可能是病情进展、甚至转折的标志!那么 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升高了,究竟该怎么办才好? 一、 患者发热7大原因 1普通感染 患者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由细菌、病毒、霉菌感染。 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泌尿系感染(尤其常见于妇科 术后患者)。 2药物热 患者常常会用到一些特殊的药物,如博来霉素、顺铂、干扰素、白介素、唑来膦酸等等,这类药物常见副作用就有发热。 还有输血及血制品有关的致热原性反应也会导致发热,比如输注白蛋白,输血等。 3脑转移后中枢性发热 当癌转移至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这类发热不多见,可作脑CT或者核磁确诊。 4放疗后发热 主要由放射性肺炎引起。食道癌,肺癌,纵膈 患者往往可能会进行放疗,射线剂量和累积可能会造成放射性肺损伤,继而引发放射性肺炎,可根据病史、体检及胸部X线而诊断。 5化疗后发热 据估计,化疗后9成以上的患者会出现白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患者中约70%的发热由感染引起。 6激素热 由于脑 或者某些特殊癌症需大剂量长程使用皮质激素。激素应用后引起的肾上腺危象,一般比较罕见。 7 热 当排除上述原因而未发现感染性病因时,必须考虑 性发热的可能性。 二、不同原因的发热体温有什么特点? 1、一般来说,与输血或者药物有关的发热持续时间短、发热常在治疗后24小时内自行消退。 2、脑转移引起的发热一般特点:突然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达40~41℃,持续高热,虽然高热却无颜面潮红等表现,反而可见皮肤干燥、四肢发凉。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 欠佳。 3、感染性发热:发热体温可高可低,多有伴随症状,如咳嗽咳痰,尿频尿急等等。 4、 性发热: ①每天中至少有一次体温>37.5℃,且多数不超过38.5℃, ②发热超过2周; ③各种化验检查无感染证据; ④无过敏情况; ⑤用经验性及合适抗生素治疗7天后发热仍不退; ⑥用萘普生后发热可迅速而完全消退。 推荐:癌症病人发热不一定是感冒,还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5、放疗、化疗后发热:显著特点就是均有近期治疗史,放疗、化疗后容易造成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容易合并感染,放疗同时存在射线组织损伤,应激性炎症等。 三、 患者发热后如何处理? 1、药物热:一般不用特殊处理,停药后24小时内热会自行消退。一般处理方法是多饮水,停掉可疑药物,也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常规退热药。 2、放疗、化疗后的发热,多数合并感染,而且往往感染较为复杂。 据报道,在感染的患者中约40%有菌血症;35%发热由细菌引起但无菌血症;还有15%由霉菌或者其他真菌感染引起。所以这类患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 3、 性发热,几乎常为间隙性,发热可达数月。各种退热药如阿斯匹林及扑热息痛对 性发热无明显退热作用,非 性抗炎药如消炎痛、萘普生对 性发热有效。 4、 患者普通“头痛脑热”,就是通常说的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用担心,多休息,多饮水,或者使点抗感冒药就能过去。 患者发热应该警惕什么? 1.白细胞减少性感染。 最近一个月内接受过放疗、化疗或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且存在白细胞下降情况。 如出现持续高热,应该警惕粒缺性感染,这种疾病预后凶险,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和恰当的护理,可能会因为感染性休克死亡。 2.导管相关性感染。 患者身体留置各种导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PICC置管、导尿管、腹腔腹水引流管、胸腔胸水引流管、胆汁引流管、胃管),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的情况,应该想到可能存在“管子感染”的情况,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比较严重的,处理不好会形成菌血症,甚至败血症。 这种情况需至医院拔管,并行对症处理。 3. 患者持续高热,伴有胸痛,严重腹泻,单侧肢体水肿,意识障碍需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应该警惕合并肺梗死、伪膜性肠炎、深静脉血栓、颅内转移性 等常常出现持续高热,这些情况预后凶险,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否则会直接危及生命。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