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反而增加抑癌基因竟能促进癌症扩散
2022-04-19 01:34:03 来源: 南阳肿瘤 咨询医生
从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反而增加?抑癌基因竟能促进癌症扩散?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一个已知可抑制许多类型癌症生长和扩散的基因,在某些类型的大肠癌中,却有着相反的效果。这项研究结果,为新的结直肠癌疗法,奠定了基础。
JNCI:从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反而增加了?
两项初步研究显示,非吸烟者患肺癌的人数在增加。但是这些结果似乎不太可能解决关于总人群中非吸烟者肺癌人数是否增加的争论。
“总体来看还是好消息,如果你观察年龄校对的肺癌死亡率的话,这一数值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在下滑”,因为吸烟的人数在下降,位于盖恩斯维尔的弗罗里达大学肺癌中心主任FredericKaye如是说。“最大的问题在于从不吸烟者的绝对数量(每100,000受累个体中的人数)是否在增长。我们还不知道答案。”Kaye说。
这两项研究是在丹佛的第16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的。其中一项研究涉及2170例肺癌患者,他们在2008年3月至2014年11月间在伦敦皇家布鲁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晚期疾病。在6年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从不吸烟人群的比例从13%增长至28%,翻了一倍。
研究者将此变化归因于肺癌发生率的绝对增长,而不是从不吸烟者与目前或曾吸烟者的比例的变化。另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90至2013年间在美国三所医院接受治疗的12000位肺癌患者的数据。每年,从不吸烟者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比例在不断增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吸烟者与从不吸烟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没有明确答案
这两项研究都没能阐明从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
“研究者观察从不吸烟者的比例,但不是实际的发生率。”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部主席JonathanSamet和FloraL.Thornton教授如是说,“这一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
美国癌症学会的药理流行病学主任EricJacobs表示:“目前至少在美国,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从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随时间发生很大变化。”
他说,但是如果你在临床上治疗肺癌患者,你遇到从不吸烟者的比例可能确实会增加。特别是目前吸烟的成年人的数量在下降。唯一能测定总人群中真实肺癌发生率及其是否增长的方法就是在很多年中 调查从不吸烟者。尽管ACS进行了两项大型预防性试验(始于1982而目前仍在进行),但没有一个发现从不吸烟者肺癌发生率的变化。
二手烟
2015年,ACS估计在美国将有221,200例肺癌新发病例,并预计有158,040例肺癌患者死亡,肺癌死亡人数或许会高于其它三种常见癌症(乳腺癌、 癌、结肠癌)死亡人数总和。其中,约15%的肺癌发生在从不吸烟者中,主要原因是氡气体暴露,工作环境致癌物暴露或二手烟暴露。然而Kaye表示他质疑被动吸烟是否是风险因素之一。
Kaye说:“详尽的证据表明,从这些非吸烟肺癌患者的突变指纹图谱上看,非吸烟肺癌患者增加的原因可能与被动吸烟不同。这些突变指纹图谱通常与烟草暴露相关的 中发现的有所不同”。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二手烟列为从不吸烟者的肺癌风险因素。
无论非吸烟肺癌患者的绝对数量是否在增加,Kaye和其他科学家都在强调更好的理解基因和环境因素对肺癌发生的重要性。
Jacobs支持说:“如果未来只有有限的肺癌病例,而且只发生在从不吸烟者中,那对于公共健康真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人人都是非吸烟者,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颠覆认知:抑癌基因竟能促进癌症扩散
最近,美国密苏里大学(MU)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已知可抑制许多类型癌症生长和扩散的基因,在某些类型的大肠癌中,却有着相反的效果。这项研究结果,为新的结直肠癌疗法,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首席作者、MU医学院肠胃病学和肝脏病学系副教授SharadKhare说:“先前有研究证明,在乳腺癌、 癌和肝癌中,称为Sprouty2的基因,能对抗癌转移或癌细胞扩散到身体其它部位。然而,我们最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这个基因可能有助于促进癌症转移,而不是抑制它。”
三年多来,Khare在癌细胞模型、小鼠模型和人类活检标本中研究Sprouty2基因。使用不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基因在大肠癌中的功能不同于其他类型的 。Sprouty2已知可阻断分子电路,来防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分。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在大肠癌中,Sprouty2可能并没有抑制 ,而是增强了癌细胞的转移能力。Khare认为,这发生在该基因表达上调或超负荷的时候。
癌症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复发和转移到其他器官。据美国癌症协会称,除了皮肤癌之外,结直肠癌是美国男性和女性中都被诊断出的第三大最常见癌症。据估计,人在一生中发展结直肠癌的风险是1/20。
Khare说:“这项研究成果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大肠癌的转移,而且重要的是注意到,只有大肠癌患者的一个子集,才可能会发生这种现象。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我们希望确定,该基因的上调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期寿命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未来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谁可能有风险,并最终确定,是否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法靶定这个基因。”
PNAS:传染的癌症,科学家发现了第二种
科学家们1996年第一次在袋獾中发现“袋獾面部 ”(DevilFacialTumorDisease,DFTD),这种 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活的癌细胞在动物间传播,引发袋獾面部出现 等表现,在过去10年间袋獾的数量下降将近一半,这都跟这种传染病有很大关系。而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另外一种具有传染性的 ,这种 与之前的袋獾面部 在遗传性和组织特性上并不相同,研究者将这种新型的可传染的 称之为DFT2。
研究人员将DFTD称之为DFT1,GregWoods博士表示,一种可传播的癌症非常罕见,而两种就更是少只有少了;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DFT2的 在解剖学上同恶性的DFT1相似,但这两者在遗传性和组织特性上并不相同,DFT1细胞是呈束状排列的,而DFT2则是聚集在一起形成特殊的结构,通过分析 基因组中的微卫星特性,研究人员表示,DFT2是一种完全不同于DFT1的 ,而且这种新型 表现出了在三组染色体中的重排现象,而DFT1仅存在X和Y染色体。
DFT1 细胞可以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尽管其存在着不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基因型,但其并不会在表面表达MHC分子;在哺乳动物中,MHC可以用来鉴别外来或者疾病的细胞,比如癌细胞等;而对DFT2 进行分析则会发现其存在一种不同的MHC基因型。因此研究人员想知道为何MHC基因如何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如今研究人员重点研究如何调节DFT2的遗传性及对其进行转录组分析,同时他们还在不断开发抵御DFT1的疫苗;然而是否可以开发出一种疫苗来有效阻断DFT1或DFT2 目前还无定论,而且研究者还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来确定是否DFT2的出现是否是因为DFT1耐药性的进行而致,当然相信随着科学家们后期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可以对此进行解释了。
TAG:
上一页:患了食道癌要注意什么
下一页:乳腺癌会引起胸气短吗
相关阅读
- 2022-04-27SABCS2013:双膦酸盐辅助治疗可提升乳腺癌生存
- 2022-04-19药物上重视肺癌心理上轻视肺癌
- 2022-04-19荧光支气管镜检查肺癌100例临床分析
- 2022-04-19苹果菠菜帮你预防肺癌预防肺癌的饮食注意事项
- 2022-04-19英飞凡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 2022-04-19英老妇被误诊为肺癌晚期接受半年化疗
推荐阅读